100%

  ●東瀛紀事

  柳州楊廷理(雙梧)輯

  序

  臺灣雄踞海中,北脊遼陽,為東南浙、粵唇齒,旁搤琉球、日本、呂宋諸外邦;其得失乎此者,豈獨閩中一區安危治亂之所覘已哉!蓋自鄭氏殄滅、朱一貴蕩平以來,海疆無事,垂數十年矣。其始特以地沃民稠,志驕服美,守土者忽不加意,以為風俗固然;漸且姦胥猾吏,恣為民患而不之止。其民之黠者,則又交結胥吏,舞文弄墨、枉法干紀,蔽上耳目。桀悍者至於持械鬥狠,千百為群,白晝相殺於道,而官不可禁,或因以取賄而免之。此亂之所由生,非一朝夕之故也。廷理備員茲土,值逆爽之變,軍需旁午,出入戎行,幾死者數矣。自賊迭陷彰化、諸羅、淡水、鳳山,所至一空。而後鳳山再失,諸羅久困,大里杙為賊巢穴。當是時,賊視郡城孤注,旦夕可得也。而閤城固守,與賊相持者一年。烽火之警不撤於目,金鼓之聲不絕於耳。為城所恃以障蔽者,惟竹根、木柵耳,保無有奸徒乘間竊啟於內?而外援不至,憑陵攻擾,無日休息,民情惶惶,終夜屢警,危已甚矣。比援兵踵至,則又陸續調遣各路,為南北應援。而城內外留屯兵數,勢不能多。然其始也,變起倉猝,得失在呼吸間,而賊已據有諸羅城,縱酒演優,若有惎之者,而郡城得備。迨賊積薪焚柵,而天降霖雨以滅其焰。繼則南北兩路賊分攻城五門,而莊錫舍投誠,倒戈殺賊。斯豈非國家涵濡沐浴者久,聖天子德洋恩普,有以膺天眷、固人心,俾郡城安而臺灣各邑得盡復也乎!

  蓋嘗綜臺灣一郡之形勢,與夫治臺灣者得失難易之故而論之,而知其致變也有三,其變而得驟復也亦有三。致變者何?五方雜處,民不土著而無恆產,一也。大里杙及他所山谷谿隘,阻險而遠,稽察所不能到,二也。釁初起而不急撲滅,俾賊得以嘯聚鴟張,屠割僭據,三也。變而得驟復者何?烏合之眾易為聚散,前者見敗,後不相救,一也。環島中間,守山截海,遊魂釜底,奔竄無所,二也。各營官兵之外,泉、粵義民,衛公保私,悉力拒賊於前,賊不能進;南北番兵,畏威向化,奮勇斷賊於後,賊不得退;三也。而況乎天子特選重臣,親授機宜,有燭照數計於萬里外者。是以大將軍公中堂福、參贊公海統領巴圖魯侍衛章京及川、湖、黔、粵屯練之士率先解圍,長驅搗穴,如■〈虎孝〉虎之入羊群、勁風之掃枯蘀,不數月而賊渠就俘,餘孽載殄。招徠拊循,四邑更新。於以揚威海表,凱奏還朝,告成文廟。自有武功以來,未有如是其捷者也!茲乃穹碑著烈,炳耀瀛環,崇實斥虛,聖衷淵遠。所賴有治安之責者,體此意以兢兢興利除弊,卹民糾吏,弭亂本於未形、躋殊俗於雅化,則庶乎其可矣。

  不揣固陋,據事直書,為「東瀛紀事」一編。務衷乎道,不敢以私意妨公;必蘄於信,不敢以夸言亂真。後之載史筆者,或亦有取於斯編也歟!

  乾隆五十五年孟夏,柳州楊廷理書於臺灣郡署之榕堂。

  乾隆五十有一年冬十有一月,臺灣府彰化縣匪民林爽文等謀作亂。

  林爽文,漳州府平和縣人,徙居大里杙。少充縣捕,猾賊鬥狠,糾結奸胥蠹役,志意叵測。尋去縣捕,率與游手匪徒潛行劫掠,洊為民害。大里杙距彰化城五十里,逼近內山,枕溪面田,田多蓄水,惟一徑可達,藏奸匿宄,吏不敢問。

  先是,四十八年,有漳人嚴煙者,赴臺灣傳天地會。爽文與劉升、陳泮、王芬及淡水之王作、林小文、諸羅之楊光勳、黃鐘、張烈、葉省、蔡福、鳳山之莊大田、莊大韭等均入會。光勳為楊文麟養子;文麟幼子媽世與光勳不和,創雷公會與之敵。五十年七月,臺灣道永福、知府孫景燧聞民間有結會集匪之事,密飭文武員弁嚴緝;石榴汛把總陳和獲黃鐘解縣。閏七月,攝諸羅縣事俸滿同知董啟埏獲楊文麟及光勳子楊狗;狗旋釋去,密與會匪約。伺陳和又獲張烈;宿斗六門縱火焚劫;陳被殺。臺灣道永、臺澎鎮總兵柴大紀率兵馳赴諸羅,擒獲數十人。首犯楊光勳逸,旋為攝彰化縣事俸滿同知劉亨基所獲,冀邀議敘,遂匿會匪事不辦;以致賊黨竄入大里杙,嘯聚諸、彰二邑間,愈玩法不能制矣。鎮、道又意存容隱,即將楊光勳及匪黨何慶等十八人斬之,陳輝等二十人擬斬立決,楊媽世擬遣伊犁,財產入官,具奏。迨按察使司李永祺抵臺審辦,亦僅提發遣者訊問覆奏而已。遂內渡。

  六日(丙子),總兵柴大紀巡閱北路。

  總兵柴甫抵彰化,賊眾方熾。理番同知長庚請駐鎮,不許,即日旋郡;委中軍遊擊耿世文領兵三百人赴彰化彈壓。臺道永亦委知府孫景燧赴彰化佐之。

  二十有七日(丁酉)夜,賊陷大墩,遊擊耿世文、北路副將赫生額、新任彰化知縣俞峻皆被害。

  二十有九日(己亥)賊陷彰化,攝縣事劉亨基被殺,知府孫景燧、同知長庚、都司王宗武、典史鹿港巡檢馮啟宗及劉亨基之女滿姑均死之。

  時遊擊耿與副將赫、知縣俞往離城十里之大墩捕賊,賊皆遁匿,因燒其莊。賊黨遂鼓煽各莊,聲言「官兵若來,此間無孑遺矣」以脅眾。眾皆從賊,群集於茄老山謀亂,一時騷動,熾不可滅。〔二十七日〕(丁酉)夜,賊目陳泮、王芬、劉升、何有志等從爽文攻陷大墩營。林氏之族不肯令爽文主名其黨,因暫推劉升為首,攻殺副將赫、遊擊耿、知縣俞及千把總兵役等數百人。時守城兵僅八十人,知府孫與同知長糾集番眾,掘壕插竹,同都司王、原任彰化知縣張貞生、署典史馮啟宗、丁艱典史李爾和分門嚴守。〔二十八日〕戊戌,大雷雨,賊抵城下,槍砲莫施。〔二十九日〕(己亥),城中有與賊通者,開門納之。賊入城,拘知府孫,不即害也。褫攝縣劉亨基衣冠,叢刃斃之。其家人悉投水中,水淺不能沒,均被害。出其少女滿姑於池;賊扶之,姑切齒痛罵。賊以刀劃其口,噴血,大慟而絕。劉氏一門死者十三人。典史馮啟宗守獄門,為監犯楊牛所害。同知長庚有膂力,與賊戰,手刃二賊。賊眾磔之,破其腹,沉其首於濠。都司王宗武及其子死於署前。賊擁知府孫至演武廳,勸降,孫以大義斥之,遂與縣幕孫南容、范琪輝同死焉。

  十有二月庚子朔,賊陷淡水,護淡水同知臺灣知縣程峻自殺,竹塹巡檢張芝馨死之。

  先是,護同知程峻、守備董得魁馳赴中港守禦,賊眾盤山踰嶺而入;糾合月眉莊李同、貓裏社黃阿寧、何添等直至新莊,所過附逆者甚眾。護同知程聞彰化城陷,退回竹塹。而賊首王作、李同等分夥伏匿。程輕賊少,徑渡,直攻山頂。伏賊盡起,程自殺。諸賊乘機搶掠,塹城遂陷。程長子必大懷印信,從八里坌內渡。賊眾共推林爽文為盟主,偽號「順天」,以縣署為盟主府;縣吏劉懷清為偽彰化知縣、劉士賢為偽北路海防廳、王作為偽征北大元帥、王芬為偽平海大將軍。逆爽用烏緞作笠,蟠金龍二,以黃線結蕤自頂垂背,掠取官幕袍服衣之。其眾悉以烏布帕頭。

  六日(乙巳),賊陷諸羅,攝縣事董啟埏、原署諸羅縣唐鎰、典史鍾燕超、南投縣丞周大綸、羅漢門縣丞陳聖傳、署貓霧拺巡檢渠永湜、左營遊擊李中揚均死之。

  逆爽進攻諸羅,留守彰化之賊不過數百人,隨同偽官稽查出入而已。諸羅城外無深溝,大霧彌漫,竟日不散;賊從霧中以火繩燒結竿上,間施槍砲,繞城四呼,陰使賊眾伏城下掘崩之,蜂擁而入,城遂陷。殺攝縣董啟埏、原署縣唐鎰、典史鍾燕超、縣丞周大綸及幕友沈謙、沈七。賊爭掠財貨,驕滿自恣,視郡城為掌中物,聚其黨日夜優讌;郡城乃得戒備。時諸賊四起,斗六門、南投、貓霧拺等處皆破。署巡檢渠永湜、縣丞陳聖傳不屈死。署縣丞洪智為賊掠至大里杙,不殺。郡城先得知府孫札知大墩之變,繼得攝縣董札知彰化被陷,鎮、道由是集議,令遊擊李中揚領兵三百人往援。李中揚扶病而行,及諸羅城破,死之;郡城戒嚴。郡城植竹為垣,重以木柵,半皆傾欹。時變起倉猝,臺灣知縣王露病不能視事,臺防同知楊廷理兼理府事,率員弁晝夜修葺城柵,各衢巷居民每數十家添置木柵。工甫竣而諸羅城陷信至,臺灣道永遣俸滿教授羅前蔭、海東掌教粵舉人曾中文、幕友劉繩祖馳往鳳山,招集粵莊義民赴郡守禦。同知楊率經歷羅倫、晉江監生郭友和步行入市,手執大書「招募義民」黃旗,三日中得八千人,復至海口招得水手一千人,並調熟番一千人,鳩集工匠,製帳房、整槍砲、鑄鉎子、造器械,分給民番以備戰守。

  十日(己酉),總兵柴大紀敗賊於鹽埕。

  先是,同知楊廷理亟請總鎮出兵,至是始令護安平副將林先玉率兵二百人往諸羅。至鐵線橋,聞賊勢盛,退回三坎店。同知楊復請總鎮急出兵;〔七日〕(丙午),總兵柴始領兵出城,留演武廳。〔八日〕(丁未),至灣裏溪,兵不能進,乃退守鹽埕。〔十日〕(己酉)賊眾數萬擁至,兵民並力禦之,而賊焰愈熾。營中貯大銅砲一,乃乾隆四十七年漂出海岸者;火以擊之,轟然一震,殺賊無算,賊始遁去。有把總高大捷躍馬入城,誑稱總兵柴已被圍,穿城逸去。眾皆惶惑。同知楊急遣番眾追至鹿耳門縛歸,遂會參將宋鼎、遊擊鄭嵩以軍法斬之,民心始定。

  時守備董得魁於中港敗後,即退保艋舺,同新莊巡檢王增錞、署都司易連及泉籍義勇駐守焉。會八芝蘭賊吳異人等假道艋舺,被執於匠首黃士恭,斬之。

  十有二日(辛亥),復彰化,無兵留守,賊仍據之。

  北莊有嘉應州監生李安善者,素懷忠義。其祖先自平朱逆有功受職。及逆爽攻諸羅城,安善在彰化岸裏社,首先捐貲,招募民番,糾合各路義勇,伺賊攻郡城,遂與原任彰化縣張貞生、把總陳邦光克復彰化城,獲偽官楊振國、高文麟、陳高、楊軒檻送內地伏誅。時各路義民中不乏不肖之徒,乘危劫掠,致脅從者無所歸,其未從賊者亦不敢出,以故空城莫守,仍為賊據。安善為人公正,約束義勇亦嚴。而北莊在賊巢後,賊畏其逼,並力而攻。各義莊皆切自守,莫為之援。安善赴鹿港軍營領鉛藥,回至牛罵頭,被執於賊。不屈,賊支解之。聞者壯其節而傷其死。迨事平,與死事幕友壽同春、死節女劉滿姑同邀褒恤焉。

  十有三日(壬子),復淡水。

  淡水賊王作、林小文等劫奪倉庫,僭居廳事,偽號「天運」,仍留賊數千屯踞後隴。拘樹林頭莊把總吳洪,不屈死。又掠淡水署幕友壽同春,不殺。壽素有幹材,賊重其名,請受計。佯許之,潛遣人揚言內地大兵已到,賊眾疑散。復約原任竹塹巡檢李生椿、書院掌教原任榆陵縣孫讓,糾合義民一萬三千餘人,收復塹城,擒賊王作、許律、陳覺、鄭加等。壽乃恭設聖旨牌,磔王作、許律、陳覺於市,斬鄭加首,然後上書督撫申其事。

  南路賊首莊大田陷鳳山,知縣湯大奎、典史史謙死之。

  時北路賊退聚蔦松、大目降間,而南路賊莊大田攻鳳山。大田亦平和縣人,乾隆七年過臺,家鳳山。逆爽滋事,當遣人糾合大田,遂偕族弟大韭至阿里港,凌逼富戶出財榖造旗幟。而賊眾以北路道遠,不願往,即推大田為首,與逆爽遙相應援。知縣湯大奎率義民王啟郎等千餘人守城。鳳山參將瑚圖里領兵出禦。甫戰,賊佯敗。參將瑚追之。伏賊從龜山入城,縱火焚屋,知縣湯及其子筍業、典史史謙均不屈死。參將瑚回馬,見城中火起,兵民潰散,疾馳至府。兵民愈加驚愕。臺灣道永遣典史易鳳翊內渡請兵,同知楊遣諸生曾廷豪赴澎湖告警。

  十有四日(癸丑),澎湖左營遊擊蔡攀龍領兵八百人至。

  澎湖之兵扎營小南門外五里之桶盤棧。賊眾四起,由南路來攻郡城。同知楊廷理、經歷羅倫、外委王國志各率民番分路禦之,賊眾奔潰,凡銅砲、器械、旗幟等物奪如山積,賊勢稍阻。

  十有九日(戊午),粵舉人曾中立等招粵義民於山豬毛莊禦賊。

  鳳山所屬山豬毛,系東港上游粵民一百餘莊,分港東、港西兩里。康熙間,助平朱逆之亂,號懷忠里,建忠義亭。粵舉人曾中立與教授羅前蔭赴莊招集義民。適賊遣其黨塗達元、張載柏到莊誘眾,兩里之民誓不從賊,即斬二賊以徇。群集忠義亭,供奉萬歲牌,挑選壯丁八千餘人,分為中、左、右、前、後及前敵共六隊,計畝捐餉,以曾中立總理其事,每隊每莊各設總理一、副理二分領義民。先攻小篤家莊、阿里港等處,以牽掇賊勢。南路賊乃退守南仔坑,北路賊仍聚大目降。

  二十有五日(甲子),同知楊廷理、守備王天植出哨遇賊,原任千總沈瑞死之。

  時郡城偵知逆爽由大武隴赴大目降,會合南路賊匪,再圖攻郡。同知楊廷理、守備王天植率兵民往大目降巡哨。因山路崎嶇,竹箐叢雜,易藏奸宄,分兵四出。適賊眾往攻鹽埕,千總沈瑞先行,遇賊於大灣,賊多兵少,力不支,遂戰死。賊乘勢夾圍,我兵幾殲。〔二十九日〕(戊辰),南北賊會於大目降,繞道抵東門,伏民房,將蔗葉、枯藤灌硫磺引火等物密置城柵間,計俟三更炕城突入。適酉刻大雨,終夜而止,賊計無所施。己巳除日,又四面攻郡。同知楊廷理與右營遊擊左淵等率兵民出擊之。賊於大東門縱火燒柵,同知楊率義勇沿城撲救。旋率義勇出小東門,遊擊左率兵出小南門,協同城守營守備邱能成、李步雲兩營官兵斜圍賊陣,併力衝殺。賊中槍砲及藏伏蔗林被火死者以千計,獲首級百餘,生擒陳允、蔡茂等十餘人。人心大定。

  五十有二年春正月四日(癸酉),水師提督海澄公黃仕簡統兵二千人至。六日(乙亥),陸路提督任承恩統兵二千人至鹿港。

  內地於五十一年十二月六日得警報,知彰化城陷。總督常青馳駐泉州,奏調水師提督黃仕簡領兵自廈門赴臺灣郡城,陸路提督任承恩領兵自蚶江赴鹿港。巡撫徐嗣曾奏調閩安協副將徐鼎士領督撫各標營官四十一員、水師兵一千八百人,同原任理番同知王雋由五虎門赴淡水。均以風信不順,久泊海口。水師提督兵先至,軍民踴躍。諸賊聞風而散,逆爽亦遁回大里杙。

  十有三日(壬午),水師提督黃仕簡遣建寧鎮總兵郝壯猷領兵二千人,以遊擊蔡攀龍為之副,進勦南路;臺澎鎮總兵柴大紀領兵二千人,以護安平協副將林光玉為之副,進勦北路。

  時府城訛傳大目降之賊未散也。〔十四日〕(癸未),提督黃飛調兩鎮之兵夾攻大目降,〔十五日〕甲申,鳳山教諭葉夢苓、訓導陳龍池於埤頭糾合義民,意以總兵郝至,率眾出迎,猝遇賊,不及備,均死之,義民死者過半。〔十六日〕(乙酉),兩鎮兵至大目降。同知楊廷理率義民隨軍合攻,而賊已早遁。〔十八日〕(丁亥),提督黃仍遣兩鎮兵分勦南北兩路。總兵郝行至大湖,不能進,遂駐兵告警。

  二十有三日(壬辰),總兵柴大紀復諸羅,獲偽軍師侯元。

  諸羅既復,代理府事同知楊廷理以陞知州陳良翼素得民心,請於臺灣道永,檄令代理縣事。福防同知楊紹裘奉委來臺視府事。

  二十有四日(癸巳),閩安協副將徐鼎士領兵抵艋舺。

  艋舺環繞大河,為淡水要路,副將駐兵於此,有義民萬餘人協同守護。時諸宵小煽動,泉、粵各莊悉懷疑慮,賴壽同春開誠勸諭,民乃寧輯。

  二十有七日(丙申),興化協副將格繃額領兵一千六百人隨汀州鎮總兵普吉保至。

  總兵普吉保船被風漂至鳳山打鼓港,提督黃仕簡令其統兵往北路會攻斗六門。

  二月二十有三日(辛酉),復鳳山。

  先是,總兵郝壯猷久困大湖,郡城防兵僅千人,請援莫應。適福寧鎮遊擊延山領兵一千人來郡,臺灣道永福、同知楊廷理、知縣王露撥所領義民一千五百人,請於提督黃,飭令遊擊延山率所領之兵,安平遊擊鄭嵩率兵二百人同往大湖協勦,遂復鳳山城。

  三月八日(丙子),鳳山復陷,遊擊延山、鄭嵩、同知王雋死之。

  時總兵郝壯猷遣遊擊鄭嵩往新港勦捕,參將瑚圖里往山豬毛汛會署都司邵振綱勦捕。而賊分攻粵莊及鳳山城,偽遣人賫都司邵請援公文,鈐用南路參將印。總兵郝不知其計,遂遣遊擊鄭嵩領兵援之。賊先於硫磺溪築壩蓄水,乘我兵甫渡,掘壩決水,賊眾突出,兵民溺死者數百人。提督黃又調遊擊蔡攀龍兵八百人回郡,而鳳山城兵單勢弱,遂復陷。

  九日(丁丑),總督常青奉命渡臺督勦,原任臺灣道楊廷樺補授臺灣府知府。

  總督常青甫入鹿耳門,即得鳳山重陷信,飛札調兵,令同知楊廷理選募義民六千人分防協守,遊擊蔡攀龍領兵九百人仍守小南門外之桶盤棧,遊擊曾紹龍、守備李步雲領兵六百人守東門外之草店尾,遊擊邱維揚、守備黃象新領兵七百人守北門外之柴頭港,副將丁朝雄領兵三百人防護海口,參將潘韜領兵五百人守護城中。奉旨以黃仕簡、任承恩調度失機,均革職遞刑部治罪。其水師提督印務暫交總督常青代理,陸路提督印務以江南提督藍元枚飛渡鹿港代理,授參贊。又特簡原任兩湖總督李侍堯總督閩浙,籌辦軍需糧餉事務,駐扎廈門。總督常青特授兩湖總督銜,督守臺灣郡城。總兵郝壯猷自打鼓港師散遁回,奉命即於軍前斬之。先是陸路提督任承恩,自正月〔六日〕(乙亥)至鹿港,時彰化城經義民恢復之後,空城難守,把總陳邦光退駐鹿港。鹿港距彰化城二十里。提督任在許厝寮勦賊。千總黃榮、吳聯貴陣亡,遂因兵少賊多,久住不戰。賊匪則屯聚外快官、瓦磘尾等莊,連陷柳樹嵐、吳厝莊、涼傘樹等粵莊、內快官、倒廍、北投、本縣等泉莊。總兵普吉保及副將林天洛所領兵六千人,經提督黃仕簡奏令會同總兵柴大紀合攻斗六門。總兵普吉保由諸羅取道鹿場,直抵鹿港,駐浦心莊。時逆爽及陳泮等屯聚大里杙、烏日莊、大墩、八卦山等處,葉省、蔡福等屯聚斗六門、水沙連、菴古坑等處,肆行焚劫。愚民皆被迫脅,是以日聚日多,披猖殊甚。

  二十有七日(乙未),賊眾攻郡,敗之。莊錫舍來降。

  郡城自賊重踞鳳山後,匪眾日熾,間日圍攻。〔二十六日〕(甲午),南路賊莊大田至離城十五里之崁頂,先遣賊目分營挑戰以示弱。〔二十七日〕(乙未),逆田率攻大東、小南二門,莊錫舍攻大南門,番婦金娘攻小東門,北路賊許尚等分攻大小北門。自卯至午,箐坎中賊眾蟻聚,旗幟紛列,槍砲若雨。安平副將丁朝雄於紅毛城中得舊貯大砲十餘位,掘地得大砲子百枚,連夜運置各營,賊至輒轟擊之,直達數里,殲賊無算。莊錫舍,泉人也,有弟莊達德者,勸其歸順,遣丁莊允赴郡,告之莊子才。子才時館於道役,因給以書,被臺灣道永令同知楊廷理訊問得實,令其賫札往諭來歸。及錫舍攻大南門,先夕遣人來告。總督常遣參將特克什布率兵二百人往偵之,錫舍乘間入詣投誠。總督常即令其率黨建功。時賊四面攻擊,日夕將退,錫舍倒戈相向,呼聲動地。同知楊與遊擊蔡乘勢追殺,賊敗去,錫舍即住札大湖,冀得擒賊,以功贖罪焉。自是賊匪或時來侵擾,或假道攻擊,皆先期預知者,錫舍敗其謀也。逆田聞錫舍既降,旋誘至離城十五里之南潭,陰使人羈縻之,而日虛張聲勢,每夜沿莊放火,城中兵少,未能分勦,日惟固守。而諸羅、大埔林、打貓、牛稠山等處賊匪分屯,亦不時攻擾。總兵柴大紀數請添兵於總督常,因令參將潘韜領兵一千人由海道往援之。

  夏四月八日(乙巳),廣東肇慶協副將官福領兵二千五百人、香山協副將謝廷選領兵一千五百人至。

  時麻豆等三十八莊莊民請兵協勦,總督常乃撥兵三百人應之。莊旋陷,千總盧思聰陣亡。

  五月三日(己巳),總兵柴大紀、普吉保會兵於土庫。

  比為此會者,議攻斗六門也,不果而還。於是良民被脅,盡為賊有。

  八日(甲戌),新任淡水同知徐夢麟會副將徐鼎士、都司朱龍章、幕友壽同春抵白石湖山下,安撫居民。

  淡水自壽同春克復之後,漳、泉、粵民尚能和輯,而大甲溪逼近賊巢,壽因率義勇赴鹿港謁提臺任,意圖合攻。既以兵少辭歸塹城。而白石湖、金包裏、七堵、八堵、三貂等處之漳、泉、粵人分莊互殺,漳人半屯於白石湖山上。同知徐夢麟自泉州領印抵艋舺,延壽同春為幕友,馳檄曉眾,遣邏卒往白石湖傳諭開導,約以五月八日下山就撫。至期,會副將徐鼎士、都司朱龍章、幕友壽同春及新莊巡檢王增錞抵山下,就撫者僅數十人,餘懷疑不果。即將數十人挈回安置。越五日,復往山中,人爭來就撫。惟原任竹塹都司彭喜自知罪重,潛伏不出,旋為兵役所獲。金包裏、七堵、八堵等處,聞風解散,不下萬餘人。

  十有一日(丁丑),總督常青帥師克南潭。

  時莊錫舍擒偽女軍師金娘及其賊眾,又獲南路偽元帥王坑郎及賊黨林洪,檻送京師,伏誅。山豬毛義民副理劉繩組率義民一千三百餘人,護送鳳山參將瑚圖里領兵百餘人來郡。

  十有九日(乙酉),福州將軍參贊恆瑞協同侍衛八人領兵一千人及溫州鎮總兵魏大斌領兵一千人至。

  是時,郡城糧富兵足,而鳳山久陷。總督常青議進兵,令副將蔡攀龍、參將特克什布、同知楊廷理為前隊,以溽暑不能速行,於城外扎營七處。

  六月八日(甲辰),會兵於大甲溪。

  大甲之為溪也,兩山對峙,南彰、北淡,溪間其中,源發內山,湍流迅急,直達於海。迫近牛罵頭、葫蘆墩、紅圳頭,與大里杙唇齒相依,地勢由高而下,稍平坦,易於俯制。時溪南皆賊,惟千總袁良熺率兵二百人同義民守禦,力疲糧匱,各懷去志,而賊勢愈張。同知徐夢麟招集義民,倚大甲之溪而扼其險,申請提督藍發兵,檄請副將徐鼎士自艋舺移兵來援,兵久不至,淡北居民困甚。既而提督藍委守備潘國材率兵六百人赴大甲會勦,副將徐亦領兵八百人同都司朱龍章會於大甲。同知徐復招募義民、番兵數千人,結營溪口、六塊厝、南浦舊社分守之。命工鑄大小砲二百餘位,屢用潰賊。至是,淡北遂恃以無恐。

  二十有四日(庚申),援諸羅,殺賊目葉省。

  賊攻鹽水港甚猛,總兵柴大紀告急於總督常。檄總兵魏大斌、副將詹殿擢領兵一千五百人往援,困於鹿仔草,不能進。復令遊擊藍田玉率兵千人,由海道往援。賊集如蟻,以數萬計。營中點大砲擊之,斃賊目葉省。

  秋七月三日(戊辰),總兵魏大斌援兵自鹿仔草進發。

  賊聞兵至,先盡削田塍,引水灌注,兵不能進,仍回鹿仔草。〔七日〕(壬申),請兵於總督常。〔八日〕(癸酉),遂令侍衛二人及參將特克什布、遊擊張萬魁領兵一千四百人援之。〔十三日〕戊寅,總兵魏大斌復領兵自鹿仔草進勦,抵倒店,賊佯出迎。至莊口,伏賊四起,我兵被傷甚眾。

  二十有一日(丙戌),廣東遊擊馬文龍領惠來、增城各營兵一千人至。

  〔二十五日〕(庚寅),颶風大作,繼以驟雨,諸營帳房半被折損。各營兵不服水土,率多病亡。知府楊廷樺亦病篤。總督常以同知楊廷理代理府事。

  八月五日(庚子),按察使司李永祺復來臺督辦糧餉,廣東右翼鎮兵亦至。〔七日〕(壬寅),奉廷寄,飭令進兵諸羅;陞柴大紀為水師提督,授參贊。

  十有一日(丙午),廣東副都統博清額汪寧、將軍永慶領兵至。

  十有六日(辛亥),總督常青遵旨統兵進勦諸羅。

  時霪雨連旬,水平四野,調臺之兵,十病五六。郡城外又盡為賊踞。署知府楊廷理與各營將會議,若大兵一動,賊即乘虛攻郡,諸羅安而郡城危,輕重得失,不可不審;亟請於總督常。而城外之賊已偵知我兵將行,果分三路直犯大營。總督常、將軍恆親統兵民殺退之,乃不果行。

  十有八日(癸丑),提督藍元枚卒於鹿港軍營。

  十有九日(甲寅),賊攻大營。

  署知府楊廷理同遊擊黃象新,率兵民哨蔦松、三坎等處,遇賊,至草麻園,殺賊焚寮。賊繞道攻大營,擊之。是日副將貴林、蔡攀龍、參將孫全謀、遊擊楊起麟、邱能成、都司杭富、守備馬大雄,由鹽水港分援諸羅,遇賊,不利,副將貴林、遊擊楊起麟、都司杭富、守備馬大雄俱戰死,其餘諸將直抵諸羅。自是賊匪無日不覬覦鹽水港矣。

  二十有五日(丁巳)(?),屯兵於鹽水港。

  總督常青奏令福州將軍恆瑞統滿漢兵三千人由海道往援;〔二十六日〕辛酉,賊破樹林頭,幸大兵先至鹽水港,分守新店,鹽水港得稍安。〔二十八日〕癸亥,賊陷鹿仔草。總督常又遣高州鎮總兵梁朝桂領兵千人,仍由海道往援。賊圍鹽水港甚急,將軍恆自九月六日(庚午)至八日(壬申),俱得勝,賊圍漸解。總兵梁亦至,合兵進勦。是時邑中斗米千七百錢,知縣陳良翼禱於神,以油■〈米凡〉充飢,民賴以活。

  九月八日(壬申),復東港。

  鳳山粵莊民出扎新園,泉莊民出札下埤頭,會攻東港等處。總督常令副將丁朝雄、遊擊倪賓、守備林登雲領兵一千人,及義民首鄭其仁、投誠之莊錫舍等各率義民千人,由海道收復東港。遂令新任鳳山知縣張升吉安撫難民。

  總兵普吉保領所援諸羅兵由鹿港進扎元長莊。

  理番同知黃嘉訓亦率義民三千人同進,與將軍恆瑞為犄角。

  福州城守左營都司敏祿領兵一千人抵淡水。

  與副將徐鼎士諸將會於大甲溪,協力防禦。

  冬十月六日(庚子),進勦淡北。

  副將徐鼎士、都司敏祿、守備潘國材等與同知徐夢麟分兵進勦,遇賊於南埔,殺之。〔十日〕甲辰,幕友壽同春亦領義民屯扎烏牛欄;抵三十張犁馬蹶,死於賊。

  十有二日(丙午),會攻大肚溪。

  同知徐夢麟、副將徐鼎士等分率兵民,約與鹿港兵會勦大肚溪。及抵蛇仔崙,焚賊目何有志巢,賊眾越山逸,而鹿港之兵不至,遂屯軍牛罵頭。牛罵頭去大里杙十里,南北當其衝,又分扎兩營以截之。復遣粵貢生張鳳華及淡水役王松密結生番,賞以布疋、鹽菜等物,使伏內山要隘。各社番眾俱踴躍從事。

  二十有九日(癸亥),大學士嘉勇侯福康安統兵抵鹿港。

  先是八月中奉旨:以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嘉勇侯福康安、參贊超勇侯海蘭察、參贊領隊大臣普爾普、四川將軍鄂輝統領巴圖魯侍衛一百二十餘員,調湖南兵二千人、貴州兵二千人、廣西兵三千人、四川屯練番兵二千人,聖上面授機宜,過臺速勦。於十月〔二十八日〕(壬戌),自崇武澳齊抵鹿仔港,先馳檄招徠,並戶給「盛世良民」旗號,諭令歸莊者無罪。

  十有一月四日(丁卯),敗賊於八卦山。

  超勇侯海蘭察率領巴圖魯侍衛二十餘人至八卦山,賊營在焉。索倫佐領阿木勒塔、侍衛哲克堯首先上山迎敵。賊中箭墮卡,擒獲之。山下伏賊突出,海侯率巴圖魯侍衛槍箭齊發,立殺賊。賊眾奔潰。

  六日(己巳),大兵援諸羅。

  〔五日〕(戊辰),嘉勇侯福令參贊舒亮統領兵民,揚言先伐大里杙,以牽掇賊勢。〔六日〕(己巳),親率大兵長驅援諸羅。〔七日〕(庚午),抵元長莊,兵分五隊,令義民為兩翼。〔八日〕(辛未)黎明,抵崙仔頂。賊於竹圍中施放槍砲,旋出邀殺。嘉勇侯福、超勇侯海率巴圖魯侍衛衝擊賊營,賊皆遁入竹圍。忽又分路而來,從中橫截。將軍鄂輝同總兵穆克登阿率屯練番兵扼右,統領普爾普、侍衛春寧、參將吳宗茂等率兵扼左。賊復潰,崙仔尾道路始通。福侯以沿途多賊,親率兵民攻勦。令超勇侯海率巴圖魯侍衛等長驅先進,連攻埤頭莊、柴林腳、新莊仔、西勢、譚莊、三塊厝、舊莊、本廳莊、天錫莊、灰磘、雙溪口、上崙、海豐、過溝仔等莊,皆捷。其耆老持招徠徼出迎及丁壯願隨行者,分別賞卹。隨至牛稠莊,賊阻溪自固,屯扎山梁,眾尚萬餘,四面圍繞而下。海侯同侍衛官兵直躍溪河,以破賊陣。賊眾逃竄,大兵順入諸羅,城中百姓歡呼動地,俱慶再生。嘉勇侯福為宣諭聖恩,各撫慰之。而賊莊糧儲,令民悉運入城,米價頓減。

  十日(癸酉),搜勦至大崙。

  時將軍恆瑞亦領兵從半天厝來,與大兵會勦,自是鹿仔草等處賊盡散。諸羅被困五月餘,嘉勇侯福仰秉睿謨,先聲奪氣,與超勇侯海鼓動士氣,乘銳解圍,勢同破竹。餘賊之潛匿近山者,各隊官兵往來搜捕,旬日間殺賊無算。賊復集餘黨據守斗六門、大埔林、菴古坑等處,盡驅其妻孥戚黨悉入巢穴,以脅眾心。〔十五日〕戊寅,參贊舒亮自鹿港領兵往竹仔腳、中寮,由中央大肚溪等處搜捕;副將徐鼎士、遊擊吳琇、守備潘國材、都司敏祿、朱龍章等與同知徐夢麟亦領兵民由牛罵頭分三路進攻水堀頭、三塊厝、馬龍潭、七張犁、八張犁、新莊仔、豬高莊七處,與參贊舒於大肚溪進攻烏石莊。是時各莊民聞大兵至,俱跳躍歡喜,擒獻賊匪甚眾。以賊焚掠村莊,迫脅良民,南北擾害,奏請發帑,並咨調內地官員十餘人來臺,往各莊撫卹。

  十有八日(辛巳),進巢斗六門。

  甫至馬稠後莊,賊據山放砲。超勇侯海、參贊恆自山梁進攻,嘉勇侯福、將軍鄂直前衝擊,追至大竹排。賊於溪沙下仔築隘壅水,以阻我兵。巴圖魯侍衛首先躍溪,隨決放水,而我兵已濟,殺退之。先是嘉勇侯福遣統領普爾普、侍衛烏什哈達領兵千人由茅港尾進勦,以通郡城要路,並檄調知府楊廷理率領義民北來會合。

  〔十五日〕戊寅,知府楊遂領義民一萬二千人,始扎營三坎店,連日賊匪穈至,衝截乃散。〔十七日〕庚辰,統領普爾普自北路引兵到郡,與知府楊廷理遇於蔦松。時赤山一路屯賊尚多,附近莊民聞大府往北,莫不夾道泣留,因分撥義民投捕餘賊,沿莊安撫。有賊目陶鳥者,率其黨五百餘人投順,並願出力前驅,散其餘黨。知府楊為請給口糧。自是中路之賊稍解。

  二十日(癸未),嘉勇侯福康安自諸羅發兵,遂復斗六門。

  時賊分據大埔林、中林、大埔尾等處。嘉勇侯福遣將軍恆瑞、總兵普吉保攻大埔林,將軍鄂輝、總兵袁國璜攻大埔尾。超勇侯海蘭察率巴圖魯侍衛專攻中林,克之,乘勝追殺。日晡,至菴古坑,賊目蔡福巢穴在焉,濠柵深固,官兵乘勝搗虛,勦戮不可勝紀。星夜疾驅,〔二十一日〕(甲申)抵斗六門,而賊已踞各隘口密掘坑阱,削竹插地,計陷馬足。我兵行田中,四面攻之,斬竹圍,奪賊營,大加殲戮,遂復斗六門。西螺逆民均來投順。福侯遣同知黃嘉訓率義勇往搜西螺、東螺餘黨。

  二十有二日(乙酉),大兵扎水沙連。

  分兵勦捕,虎仔溪、萬丹莊、南投、北投等處賊悉平。

  二十有四日(丁亥),進勦大里杙,滅之。

  大兵至平臺莊,莊距大里杙五里,遙望賊巢,築土城,列巨砲,內設竹柵兩層,外則溪磡重疊。我兵進逼溪邊,城上已施放巨砲。嘉勇侯福馳馬先渡,賊乘我兵未至,出城四擊。巴圖魯等爭先捕殺,賊莫敢犯。及暮,我兵分隊列於田磡溪邊。賊潛來攻擾,屹立不動。夜中攻擾愈力,我兵短兵相接,殺賊無算。〔二十五日〕戊子,福侯、海侯、將軍恒、將軍鄂、統領普率巴圖魯侍衛由西南、西北分路夾攻,直抵巢穴,射殺賊目林素、林成、林快、江近、許三江、陳傑等二百餘人,擒偽彰化縣劉懷清及賊目張火、蔣挺、林茂、何從龍等,訊知逆爽已挈其眷屬由火燄山入內山而逸。隨即率兵分路搜勦,截守要隘,剷平大里杙城塹,燬其巢,獲大小砲一百六十餘位、鳥槍二百三十餘桿、稻穀數千石、牛八百餘頭,其餘器械不可勝計。即將槍砲、器械運往鹿港封貯,牛、榖賞給兵民。凡難民及脅從為匪者,遵旨撫慰,無不感激再生,歸莊安業。燬巢時並獲北路協副將關防一、北路都司關防一、鹿仔港理番同知關防一、諸羅縣印一、南投縣丞關防一、貓霧拺巡檢印一,均請解部另鑄。社丁杜敷招賊目陳泮來歸。同知徐夢麟自大甲軍營來。知府楊廷理自郡領義民亦至。福侯令知府楊往平林口招撫難民,截捕逆首;令同知徐回牛罵頭,協同兵民嚴防隘口。

  獲洪智。

  智署南投縣丞,被掠,至是投赴軍營。福侯鞫之。據供:初匿王生家,尋自盡,生救之;後被執於賊,又自盡,賊亦救之,而不能出。福侯謂偷生無恥,未便因其未經從賊,稍為寬貸,應請旨正法,以示懲戒。以軍務故,至二十八日乃奏。

  十有二月四日(丁酉),大兵自平林進發;〔五日〕(戊戌),至集集埔。

  賊於溪磡堅築石壁,橫塞道路,山上皆賊營,列以槍砲。福侯分遣統領普爾普等繞山進勦,超勇侯海蘭察等率巴圖魯侍衛涉溪夾攻,屯練兵攀援倒壘,槍箭齊發。賊眾大潰,墮崖赴壑率皆淹斃。遂於科仔坑、林圯埔、藤湖日、流籐坪、歸仔頭、清水溝各要隘,分遣統領侍衛率兵固守。社丁杜敷縛逆爽之父林勸、母曾氏、弟林壘、妻黃氏至大營。時郡城道路復梗,麻豆、茅港尾等莊尚有餘匪嘯聚往來。遊擊黃象新殺賊目徐英、陳騁等,獲首級數十。

  十有八日(辛亥),嘉勇侯福康安分兵進勦小半天。

  時賊踞小半天山頂,內築石壁,外列木柵,斷大樹以塞要路,為死守計。我兵猿攀蟻附而上。賊乘柵投石放砲,抵死相拒。屯練、廣西諸兵騰踊而上,倒其木柵,賊匪潰散,生擒賊目林追、林二、林添、孫東海、王若敬等。逆爽逃入埔裏番社。因遣通事番丁防守阿里山。將軍恆瑞、總兵許世亨駐兵小半天山下,總兵普吉保駐科仔坑口,領隊普爾普駐科仔坑,仍率兵番由內木柵橫截。將軍鄂輝同總兵穆克登阿駐大半天,副將格繃額駐清水溝,福侯、海侯駐東埔納,仍率兵由歸仔頭入埔里山搜捕。並令參將張奉廷防禦淹水莊,參贊舒亮防禦歸仔頭,參將琢靈阿防禦集集埔,遊擊葉有先防禦盧厝莊,翼長六十七、遊擊吳琇分防大里杙,守備潘國材防禦東大墩,都司敏祿防禦軍功寮,副將徐鼎士防禦沙里巴來,遊擊裴起鰲防禦犁頭店,同知徐夢麟由三貂至內山率生番橫截蛤仔欄,知府楊廷理督運各路軍餉。〔二十五日〕(戊午),進搜拺社、麻著社等處。〔十七日〕庚申,至獅仔頭社,遂由打鐵寮、蝦骨社、合歡社、炭窯搜捕。數日間沿山擒殺六千餘匪,獲槍砲刀矛數千,餘匪四散奔竄。惟賊目何有志依逆爽向中港而逃。

  五十有三年春正月四日(丁卯),獲北路賊首林爽文於老衢崎,及賊目何有志、賊弟林躍興同時擒獲,併檻送京師,伏誅。

  義民首高振因獲賊首,專摺具奏,奉旨以守備用。

  十日(癸酉),巡撫徐嗣曾抵臺灣。

  先是,嘉勇侯福康安於五十二年十一月奏請撫卹及城工等事移咨巡撫來臺,董率經理。其巡撫印務交布政使司伍拉納代理,布政使司印務交興泉道萬鍾傑代理。

  十有四日(丁丑),嘉勇侯福康安進勦南路。

  福侯遣領隊普爾普及副將謝廷選等由內山僻徑直趨大武隴北面,將軍鄂輝領兵由西路哆囉嘓、洗布埤巡勦,參將特克什布、遊擊葉有先沿山搜捕,遊擊吳琇為大兵後勁。〔十五日〕戊寅,扎營灣裏溪。〔十六日〕己卯,進攻牛莊,獲賊目陳獻瑞等。中路之賊大潰。大目降、九社口、本縣莊、大武隴、大埔、十八重溪等處賊瑞等。中路之賊大潰。大目降、九社口、本縣莊、大武隴、大埔、十八重溪等處賊悉平。

  二十有四日(丁亥),重復鳳山城。

  〔十九日〕(壬午),嘉勇侯福康安統兵抵南潭,有匪夥葉械投順,許之。遣副將張芝元、知府楊廷理帶兵五百人前往安撫,仍親率大兵南下。〔二十四〕(丁亥),至南仔坑。賊據險抗拒,我兵爭先迎敵,大破之,遂乘勝冒雨而進,收復鳳山城。即遣副將伍達色率兵守衛。又遣副將張芝元、知府楊廷理直抵水底寮,寮在臺灣極南,負山面海,地勢險遠。時南北賊匪竄入者四出攻擊。副將張與知府楊乘勢衝殺,賊乃潰。次日(戊子),賊陣列於海岸,抵死相拒。福侯、海侯四路抄殺,出其不意,橫衝賊陣。賊眾奔入海中死者,屍流如雁鸄。生擒賊目藍九榮等十九人。候補守備義民首鄭其仁陣亡。

  二月五日(戊戌),獲南路賊首莊大田於琅■〈王喬〉。

  琅■〈王喬〉為臺地極南,其內山十八社皆生番所居,外則柴城等處,迫近海岸,鳥道崎嶇,林箐稠密。時逆田奔竄於此。嘉勇侯福令侍衛烏什哈達等率兵由海道進,超勇侯海蘭察、將軍鄂輝由山路進。福侯親統大兵至風港,越箐穿林,行三十里。賊從林中突出。適三路之兵俱至,痛戮之,生擒一百四十餘人。賊退據柴城。福侯復令總兵穆克登阿領屯番兵為一隊,總兵許世亨、岱德領黔兵為一隊,總兵梁朝桂、張朝龍領粵東兵為一隊,遊擊王宣、李隆領粵西兵為一隊,山豬毛義民副理劉繩祖等領粵莊義兵為一隊,都司莊錫舍、北路義首黃奠邦、鄭天球、張元勳、藍應舉等各帶所管義民為一隊,自山梁排列,相次而下,沿海密布。自辰至午,擒殺二三千,餘賊被我兵槍斃及入水死者無算,遂獲賊首莊大田及賊弟莊大韭與簡天德、許光來、許尚等四十餘人,又獲逆田之母黃氏及賊眾八百餘人。柴城民與各社生番縛獻賊匪三百餘人,盡殺之,乃還械逆田抵郡,病亟,總督常令速磔之。福侯遣鳳山知縣張升吉駐東港,賑撫難民。以鳳山城南面打鼓山麓,北負龜山,地窪下,可環俯而瞰城內,兩經賊陷,官署民居蕩然無存,奏請於十五里之埤頭移建縣治。逆田既誅,其養子天儀、天養、孫阿若、妻盧氏、媳陳氏等及賊目蔡福、謝檜、葉省等各家屬,亦俱緝獲。又獲賊目陳秀英等三十餘人,股頭及匪黨四百六十餘人。又於大武壟獲逆爽弟林勇、賊目陳寧等五人。惟逆田次子天畏後獲。凡傳會之嚴煙、首陷大墩之劉升、投誠復叛之陳泮,均無網漏,檻送京師伏誅。餘賊斬於市。臺灣平。

  十有七日(庚戌),嘉勇侯福康安班師入臺灣郡城。

  班師後,領隊普爾普、超勇侯海蘭察及侍衛巴圖魯等俱領兵內渡。將軍恆瑞奉旨進京。柴大紀以貽誤革職拏問,以陸路提督蔡攀龍調補。水師提督總兵梁朝桂陞授陸路提督。總兵普吉保調補臺澎鎮總兵。新授福州將軍魁倫渡臺協理善後事宜。總兵許世亨陞授浙江寧波提督,副將張芝元陞授建昌總兵。常青奉旨進京。按察使司李永祺、臺灣道永福被議。臺灣府知府楊廷理護理臺灣道事。淡水同知徐夢麟署臺灣府事。江南泰州知州袁秉義署淡水同知事。此外奏請陞調有差。義民首俱奏請擢用授職者,自四品以下給頂戴者二百餘人。奉旨改諸羅縣為嘉義縣。嘉勇侯福、超勇侯海均奉旨晉封公爵,賞紅寶石帽頂、四團龍補服、黃帶紫韁。以生番向義,令其入覲。巡撫徐嗣曾督同道、府、廳、縣佐貳撫卹災黎及一切善後事宜。工部侍郎德成奉命抵臺灣,相度城垣,奏請臺郡及嘉義縣俱改建土城。

  夏五月十日(辛未),大學士嘉勇公福康安內渡凱旋。

  ——錄自東方學會印行「史料叢刊初編」。